臉書上近年吹起一股靠北的風潮,一堆專門用來靠北的粉絲團數也數不完,人多一點的像是靠北男友、靠北女友是比較跟大家生活相關的,中型的到靠北記者、靠北網路紅人,小型的就幾乎每間學校都有自己的靠北區。
臉書上近年吹起一股靠北的風潮,一堆專門用來靠北的粉絲團數也數不完,人多一點的像是靠北男友、靠北女友是比較跟大家生活相關的,中型的到靠北記者、靠北網路紅人,小型的就幾乎每間學校都有自己的靠北區。
在台灣國難當前的這段時間裡,我剛好一個人在外面旅行,只能每天回旅館時蒐集些重要文章,看看Facebook來鍵盤關切一下,害我都有點沒心情玩了,老實說我還沒時間全部看完好好研究,很多細節我也沒什麼頭緒,對於服貿連略懂略懂都不敢說,倒是這段時間的觀察有些小心得可以分享一下。
近年來創業幾乎成了最炙手可熱的話題之一,特別是網路創業,在我關注的那些獨立媒體間,創業一詞在網路上成了一們獨立的分類,意味著越來越多人對這件事感興趣,以往大家都說台灣只有代工而沒有自己的品牌,會不會再過幾年台灣人能讓大家改觀呢?
其實不只是台灣,這段時間在我看到很多創意十足的點子在網路上紛紛探頭,夾雜著一堆看來是身為網路世代一定得聽過的名詞,像是破壞性創新(disruptive innovation)、海量資料與分析(big data)、物聯網(Internet of Things)當然還有雲端運算,以我的理解來看,要在這樣的時代搶得一席之地,懂了這些只能算是拿了張入場券而已,真的還挺嚇人的,怪不得還在戰場前線的老爹曾經感嘆地說:「再過幾年該退休啦,實在太多新東西了,也沒精力再一一學起了。」,下面就記錄一些我看到挺有趣的創業或網站:
媒體是現代人了解時事不可缺少的,其本質是為人傳遞訊息,正如美國大法官所言,媒體是獨立於三權外的第四權,先不論現代人對媒體的期許或認為其責任為何,也不論其報導是否足夠深度,媒體至少都該客觀公正、不帶任何立場的傳播訊息,有了這個前提人民才可以信任它,才能對發生的種種的事件做出判斷,也只有如此媒體才可以確實發揮監督政府的作用,若是媒體有朝一日變成財團或政府的宣傳工具,那人民還能相信什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