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體是現代人了解時事不可缺少的,其本質是為人傳遞訊息,正如美國大法官所言,媒體是獨立於三權外的第四權,先不論現代人對媒體的期許或認為其責任為何,也不論其報導是否足夠深度,媒體至少都該客觀公正、不帶任何立場的傳播訊息,有了這個前提人民才可以信任它,才能對發生的種種的事件做出判斷,也只有如此媒體才可以確實發揮監督政府的作用,若是媒體有朝一日變成財團或政府的宣傳工具,那人民還能相信什麼?
一位已離職的中時編輯,在他的部落格裡談到媒體業種種不堪的情事,由於媒體經營日漸困難,業配新聞早已深入各家媒體,甚至有些記者還要當起業務,拉到多少新聞再來算業績,實在是駭人聽聞,詳情可以參考他的部落格裡的業配人生,這也是他離職的主因。
http://blog.chinatimes.com/dander/
===================
在很多人的努力下,政府於2011年1/20,朝野無異議通過「預算法」修正案:
「未來政府各機關暨公營事業、政府捐助50%以上之法人及政府轉投資事業,基於中立、維護新聞自由及人民權益,編製及執行政策宣傳預算時,不得以置入性行銷方式為之,也不可以進行含有政治性目的的置入性行銷。各機關執行政策宣導廣告,應載明機關名稱,並明確標示其為廣告。」
政府算是為媒體自由跨出了好的一步,但正如那位編輯所言,業配新聞的問題必然還會存在,畢竟媒體是影響社會觀感與價值觀的絕佳利器,現下又逢傳統媒體的經營困難,只要有人手裡有錢,難保新聞不會不知不覺被新台幣取代,近來沸沸揚揚的反媒體壟斷事件,正反映現代人對媒體自由日漸喪失的警覺,不論蔡衍明親中與否,有立場的媒體報導便得大打折扣,更別說併購之後蔡董擁有如此驚人的市佔率,他的媒體報導會不會走偏我也不知道,但這事還沒落幕便又有一個走路工事件,實在很難讓人對旺中集團的媒體有信心。
(走路工事件可參考一位離職記者的日記 http://cherryaki66.blogspot.tw/2012/08/blog-post_31.html)
這是網友自製的旺中併購懶人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