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看完了愛的萬物論,全片紀錄史蒂芬霍金(Stephen Hawking)從大學時代開始,一個健康、頑皮又聰明的小伙子,到後來病發成為漸凍人,一生只能坐在輪椅上靠著語音合成器與外界溝通,在妻子的扶持下成為世界知名的物理學家,而愛情卻也從一往無悔,到最後終究被一點一滴地消磨殆盡。
這部電影改編自霍金妻子Jane Wilde的自傳,很平實的紀錄他人生最重要的部分,裡面沒有太多唯美、風花雪月的對白與場景,因為這是現實人生改編的,最少對我來說它看起來比較符合現實,雖然我覺得電影已經把霍金這段人生歷程拍得更浪漫了。
史蒂芬霍金何許人也?他被稱為現代愛因斯坦,是繼牛頓與愛因斯坦之後,當代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,他的研究領域包含了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,霍金輻射與奇性定理更是物理界兩大重要貢獻......,好吧,說真的我根本不知道這些是沙小,畢竟我只是個當年數乙考42分的文組小魯蛇,總之,他就是神人中的神人呵呵。喔對了我還知道他有去美劇《生活大爆炸》(The big bang theory)中客串,演的角色就是「史蒂芬霍金」。
▲史蒂芬霍金與生活大爆炸主角們的合照。
霍金與妻子Jane都是很堅強的人,當霍金發病看著自已萎縮的手掌時,這樣的無能為力最讓人沮喪了,因為有些事是即使自己豁盡全力也無法改變的,有時候病魔如此,愛情也是,能證明時間起點的人卻沒辦法親手教兒子彈琴,這種心情還真是複雜。
但霍金夫婦都沒有放棄,霍金的身體即使一天天在輪椅上萎縮,他依舊為了理想奮鬥,不能走了就在輪椅上研究,不能說話了就用機器代口,難得的是還能保有一顆赤子之心,看來他的心智依然堅韌勇敢,沒什麼被病魔影響,就像他說的吧:「While there is life, there is hope.」。
Jane也一樣堅強,即使醫生宣布霍金只剩2年左右壽命,她還是義無反顧的與他結為連理,為他守了一個又一個的2年。堅持不是每次都能如願以償,畢竟那是命運,所以在旁人眼裡也許很傻,但這樣的傻勁更讓人動容,畢竟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是比較聰明的,所以比起聰明人,我更欣賞那些做願意做傻事的人,既聰明又肯傻的人就更難得了。最後在Jane的陪伴支持下,霍金成功對抗病魔,並在輪椅上寫下了《時間簡史》名揚世界,這是他們沒有放棄所換來的代價。
後來Jane與霍金的分離就不怎麼讓人意外,也沒什麼好責難的,整部片最心酸的就是Jane的這句:「我盡力了。」(I did my best),這也是幽默從容、聰明絕頂的霍金,唯一痛哭流涕的一次,他當然明白。
據說霍金在看完電影後寫下了這句話:「因為我的研究工作,所以我得以對宇宙的運行有些了解,但如果我所愛的人不在那裡,那也只是個空蕩蕩的宇宙而已。」 (I've been privileged to gain some understanding of the way the universe operates through my work. But it would be an empty universe indeed without the people that I love.)
全世界最頂尖的物理學家卻寫下如此感性的言詞,除了不能同意他更多之外,還真是那個interesting阿。
▼每次幫他按讚,都有種神清氣爽、整個人質感提升的錯覺。